佛教遺產研究、保護、開發,佛寺建筑的修繕、興建、管理,在當下寺廟運營和旅游開發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提高相關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專業素養,是提高遺產保護水平,促進佛教文化旅游事業良好發展的重要內容。
鑒于此,北京大學將于2019年5月舉辦“第二期中國佛教遺產與佛寺建筑專題研修班”,從佛教文化與歷史、石窟寺和佛造像、佛寺建筑與遺產保護、當代佛教生活與建筑設計、佛寺考察等多個專題,由各領域權威專家授課,解讀中國佛教遺產和佛寺建筑的核心內容。
研修班邀請了當前佛教文化、佛寺建筑方面的資深專家,全方位解讀佛教遺產與佛寺建筑的方方面面。是佛寺建筑規劃設計、造像設計與制作、文化旅游等從業者自我精進不可或缺的必修課程。
開學時間:2019 年5 月開課(每兩個月集中授課7天左右,共四次課程,2019年11月底結業)。
1.本研修班由多種教學模式組成:課堂授課、專題講座、案例分析、模擬訓練、實地踏查、分享交流會、論壇答疑等。
授課老師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相關高校以及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相關單位的學者、專家、領導組成。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院長,教授,山西大學副校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庫專家,考古學家。主要研究方向:宋元考古、佛教考古、博物館學。
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梵語文學、梵語與漢語佛教文獻、印度和中國佛教史、中印文化關系史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佛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主要研究中國佛教史、佛教哲學與中國宗教史。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筑歷史與理論領域學術帶頭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庫專家,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建筑史研究。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時期的考古、歷史、文物、美術的教學與研究。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建筑教研室主任,古建筑年代鑒別和設計研究專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庫專家。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及中日佛教的比較研究。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兩漢思想史、道家與道教思想、中古道教經典與思想、中國宗教研究理論。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佛教考古、漢唐考古。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高級工程師,文物保護規劃設計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庫專家。
東南大學副教授,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傳統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
意大利籍,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新疆佛教、地中海、羅馬帝國、絲綢之路等領域的考古研究。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助理教授,研究生導師,文化遺產系系主任。主要從事金屬古建史研究。
授課內容分為四大模塊:佛教文化與歷史專題、中國佛教石窟寺和造像、踏查實踐課、中國佛教遺產和佛寺建筑+設計實踐課。
修完全部課程,按要求完成考察研究任務,由北京大學核發“北京大學中國佛教遺產與佛寺建筑專題研修班”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