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掠龍屬 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
||||||||||||||||||
---|---|---|---|---|---|---|---|---|---|---|---|---|---|---|---|---|---|---|
保護狀況 | ||||||||||||||||||
化石
|
||||||||||||||||||
科學分類 | ||||||||||||||||||
|
||||||||||||||||||
模式種 | ||||||||||||||||||
奧氏小掠龍 Bagaraatan ostromi Osmolska, 1996 |
小掠龍屬(學名:Bagaraatan)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個屬,生活于上白堊紀。化石發現于蒙古的耐梅蓋特組(Nemegt Formation)。小掠龍身長可能約3-4米長。
模式種是奧氏小掠龍(B. ostromi),由Osmolska于1996年所發表、命名,屬名在蒙古語意為“小獵人”。顱后骨骼(編號ZPAL MgD-I/108)最初被描述成類似鳥類,而頭顱骨則有幾種不同獸腳亞目恐龍的特征。湯瑪斯·荷茲(Thomas Holtz)將它分類為基礎暴龍超科恐龍,而其他學者將它們歸類于傷齒龍科或手盜龍類。
![]() |
這是一篇與恐龍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過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