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隧道巴士960線 Cross Harbour Tunnel Route 960 |
|
---|---|
![]() |
|
管理資訊 | |
經營者 | 九龍巴士 |
所屬車廠 | 屯門車廠(U) |
路線用車 |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MMC(ATENU) 富豪BT9L |
路線資訊 | |
起點站 | 屯門(建生) |
途經地點 | 良景邨、大興邨、屯門市中心、上環、中環、金鐘 |
終點站 | 灣仔北 |
全程行駛里程 | 41.1公里 |
全程行車時間 | 85分鐘 |
服務資訊 | |
起點站 服務時間 |
05:10-23:10 |
終點站 服務時間 |
06:30-01:00 |
班次頻率 | 星期一至五:4-20分 星期六:5-20分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6-15分 |
全程收費 | $20.8 |
分段收費站點 (去程) |
西隧收費廣場往灣仔北:$9.8 港澳碼頭往灣仔北:$5.7 |
分段收費站點 (回程) |
西隧收費廣場往建生邨:$15.2 屯門市廣場往屯門(建生):$5 |
服務時間以外 替代路線 |
新界區專線小巴49S線(部分區間) N969(部分區間、只限往屯門) N368←→N260 |
主要競爭交通 | 港鐵、同線邨巴系列:屋邨巴士NR719線(寶怡花園至灣仔) |
過海隧道巴士960線是由香港九龍巴士營運的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來往屯門(建生邨)及灣仔北,途經良景邨、大興邨、屯門市中心、上環、中環和金鐘等地區。
在西隧通車前,屯門區居民欲前往港島,一般都是乘搭屯門區的接駁地鐵巴士路線轉乘地鐵(現稱港鐵)荃灣線,或者乘搭輕鐵或九鐵巴士(現稱港鐵巴士)到屯門碼頭轉乘渡輪。如開辦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必須經由西九龍走廊及紅隧前往,然而該處經常受到交通擠塞影響,由加士居道前往紅隧,往往要費時40至50分鐘,若然途經東隧,又會顯得很迂回曲折,因此開辦過海路線可謂毫無競爭力可言。
1996年運輸署公布西隧首批巴士路線,其中一條路線為1994年3月提出的960,原訂路線是來往屯門市中心及金鐘,另外于良景開辦晨早特快線往灣仔碼頭,建議后來將兩線合并成來往良景及灣仔碼頭,但良景巴士總站已爆滿,不能再增加巴士線,結果路線改為來往建生及灣仔碼頭(其原因是由于建生邨并無對外巴士線),提供屯門建生、良景、大興及屯門市中心來往港島中區及灣仔的巴士服務。本路線于1997年5月1日起隨西隧通車翌日而開辦,新界西區居民做夢都想不到會有全日路線前往港島區,并途經西九龍公路及青葵公路,避開西九龍的塞車黑點,因此本線深受乘客歡迎,開辦首天便創出九巴單日最高客量,達到9500人,而且灣仔碼頭開出尾班車在總站仍有大量候車乘客未能登車之情況下亦告頂閘客滿,要臨時由905線抽調車輛疏導。
本線的出現,令整個新界西區的過海模式出現重大轉變,由于能直接到達港島主要心臟地帶,頓成屯門線王,搶走了不少屯門至中環的渡輪航線乘客(開辦首天渡輪客量大跌73%),原本轉乘地鐵過海的屯門區居民亦紛紛改搭本線,甚至連元朗(包括天水圍)居民都前往屯門乘搭本線過海,因此令本線嚴重飽和,就連非繁忙時間都出現客滿的情況,九巴雖然不斷加班,但仍未能應付需求,結果導致961、968及969要提早于同年10月陸續開辦,本線的飽和現象才得以舒緩。本線最初往港島方向途經德輔道中,后為舒緩德輔道中交通擠塞,1998年10月25日起改經干諾道中,雖然九廣西鐵(現稱港鐵西鐵線)已于2003年圣誕前通車,但西鐵不能到達港島(需在南昌站轉乘東涌線),本線顯得直接且方便,因此本線使用量依然保持平穩增長。
另外,本線因應來自民主黨、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的要求和屯門居民的需要,在上班時間推出960S線,而在下班時間亦推出960A和960B線去應付屯門居民的需要。2012年8月6日再加設開往港島東商業區的早上繁忙時間特別班次960X。
現時,本線是屯門區盈利能力最高的九巴路線之一(僅次于58M線),展望2019,本線使用率將因應天生樓和珀御入伙而增加。
屯門(建生)開 | 灣仔北開 | ||||
---|---|---|---|---|---|
日期 | 服務時間 | 班次(分鐘) | 日期 | 服務時間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五 | 05:10-05:40 | 15 | 星期一至五 | 06:30-08:50 | 20 |
05:40-06:14 | 10-12 | 08:50-10:01 | 5-6 | ||
06:14-09:40 | 4-9 | 10:01-12:15 | 11-15 | ||
09:40-15:30 | 10-12 | 12:15-15:30 | 10-13 | ||
15:30-17:27 | 8-9 | 15:30-23:00 | 5-9 | ||
17:27-19:30 | 11-15 | 23:00-00:30 | 10 | ||
19:30-23:10 | 9-12 | 00:30-01:00 | 15 | ||
星期六 | 05:10-05:40 | 15 | 星期六 | 06:30-08:30 | 20 |
05:40-06:14 | 10-12 | 08:30-09:01 | 10-11 | ||
06:14-10:00 | 5-8 | 09:01-09:40 | 6-7 | ||
10:00-15:36 | 10-12 | 09:40-15:10 | 10-12 | ||
15:36-17:35 | 8-9 | 15:10-20:00 | 5-9 | ||
17:35-19:00 | 12-15 | 20:00-00:30 | 8-10 | ||
19:00-23:10 | 10-12 | 00:30-01:00 | 15 |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05:10-06:10 | 15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06:30-08:00 | 15 |
06:10-07:00 | 10 | 08:00-15:00 | 10 | ||
07:00-14:00 | 7-9 | 15:00-20:00 | 6-9 | ||
14:00-16:00 | 10 | 20:00-00:30 | 8-10 | ||
16:00-18:00 | 8-9 | 00:30-01:00 | 15 | ||
18:00-21:00 | 12-15 | ||||
21:00-23:10 | 11-12 |
全程:$20.8
|
乘客登上本線后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后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本線是九巴首條服務屯門區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也是新界西北首條全日過海隧道路線,因此得到九巴的重視,開線時派出當時簇新的丹尼士巨龍11米(車牌全部都是HC字頭)行駛,更貼上宣傳本路線的車身廣告,其后巴士車款均是以11米空調巴士為主。后來因客量和耗油量增加問題,于2000年9月,改派配有電子路線牌的“都普版12米丹尼士三叉戟三型”(ATR250-276)行走,而原有的丹尼士巨龍11米巴士則于2000年秋季至2002年中期間分別被調到沙田車廠(大部分都是被調到該廠)及荔枝角車廠。
2003年,因應過海隧道巴士960S線投入服務,本線加入了2輛配亞歷山大ALX500車身的1998年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行駛(車牌分別是ATR5/HV6857、ATR13/HV7159)。
本線在2004年前,因為軒尼詩道與菲林明道交界轉彎位的問題,所以行駛本線的低地臺巴士只能是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直至2004年,961線換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行駛,加上2008年夏天,原來使用德國制Neoplan Centroliner禁令取消,因此本線開始可以采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及Neoplan Centroliner行駛。2008年12月17日,荔枝角車廠因應過海隧道巴士的低地臺掛牌車必須配備歐盟3型或以上引擎,正式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行駛本線(ATR198/JM7548→3ASV466/KU6118)。2011年9月,本線將2輛1998年亞歷山大車身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調往263,并將7輛2000年至2002年都普車身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調往259D,同時從該兩線換入9輛配置歐盟三型引擎的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此外亦包括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由于原掛牌車丹尼士三叉戟行走里數偏高,于2013年5月20日起,本線一口氣換入9輛簇新的配歐盟五型引擎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車隊編號為ATENU字頭)雙層特低地臺空調巴士,其中(ATENU1/RZ5946)為該款巴士的樣版車,原裝于英國亞歷山大丹尼士在蘇格蘭的廠房生產及裝嵌,曾于2012年11月6日于英國伯明翰舉行的“歐洲巴士博覽2012”展出,于2013年2月運抵香港,同年4月23日正式出牌(此車現已調往961線)。事隔10天(5月30日)起,陸續再換入同類型13輛巴士,一個月后(6月30日),再換入同類型7輛巴士,而唯一一部荔枝角廠派車亦于2013年9月換入全新出牌的同款巴士(ATENU71/SE6818),令本路線全線車隊均為該款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水平。
現時本線的派車為37輛2013年至2016年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歐盟五型)空調巴士,均屬屯門車廠。本線為屯門區路線車隊第3多的路線,僅次于58M及59X。本線于平日上午繁忙時間班次最密更達至4分鐘一班,為屯門區班次第四密的路線(僅次于58M、59X及962B)。
車牌 | 車隊編號 | 備注 |
SH6299 | ATENU137 | |
SH8457 | ATENU150 | |
TE7489 | ATENU430 | |
TV1089 | ATENU803 | |
TV1449 | ATENU804 | |
TV2843 | ATENU811 | |
TV3120 | ATENU813 | |
TV3671 | ATENU814 | |
TV3958 | ATENU815 | |
TV4474 | ATENU816 | |
TV3039 | ATENU818 | |
TV3369 | ATENU820 | |
TV3510 | ATENU821 | |
TV3905 | ATENU822 | |
TV4001 | ATENU823 | |
TV4012 | ATENU824 | |
TV4085 | ATENU825 | |
TV4272 | ATENU826 | |
TV4342 | ATENU827 | |
TV4434 | ATENU828 | |
TV4486 | ATENU829 | |
UA1227 | ATENU942 | |
UA1236 | ATENU943 | |
UA1310 | ATENU944 | |
UA1728 | ATENU945 | |
UA1732 | ATENU946 | |
UA1216 | ATENU948 | |
UA1491 | ATENU949 | |
UA1497 | ATENU950 | |
UA2145 | ATENU951 | |
UA5163 | ATENU959 | |
UA5271 | ATENU960 | |
UA7349 | ATENU964 | |
UE1541 | ATENU1091 | |
UE1018 | ATENU1096 | |
UE1563 | ATENU1097 |
屯門(建生)開經(行車路線參考):良運街、震寰路、鳴琴路、田景路、鳴琴路、石排頭路、震寰路、青田路、屯門公路、屯發路、屯門公路、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青朗公路、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民吉街、統一碼頭道、民吉街、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軒尼詩道、菲林明道、天橋、菲林明道、會議道及鴻興道。
灣仔北開經(行車路線參考失效鏈接):鴻興道、會議道、菲林明道、天橋、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摩利臣街、干諾道中、干諾道西、西區海底隧道、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屯門公路、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屯門公路、屯喜路、屯門公路、青田路、震寰路、石排頭路、鳴琴路、田景路、鳴琴路、震寰路及良運街。
屯門(建生)開 | 灣仔北開 | ||||
---|---|---|---|---|---|
序號 | 車站名稱 | 位置 | 序號 | 車站名稱 | 位置 |
1 | 建生巴士總站 | 建生巴士總站 | 1 | 灣仔北巴士總站 | 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
2 | 寶怡花園 | 震寰路 | 2 | 灣仔碼頭 | 會議道 |
3 | 盈豐園 | 鳴琴路 | 3 | 菲林明道 | 軒尼詩道 |
4 | 田景邨田樂樓 | 田景路 | 4 | 盧押道 | |
5 | 田景邨田裕樓 | 5 | 太古廣場 | 金鐘道 | |
6 | 石排站 | 鳴琴路 | 6 | 中銀大廈 | |
7 | 中電 | 石排頭路 | 7 | 利源東街 | 德輔道中 |
8 | 臺山小學 | 8 | 永吉街 | ||
9 | 大興體育館 | 震寰路 | 9 | 文華里 | |
10 | 紅橋 | 屯門公路 | 10 | 皇后街 | 干諾道西 |
11 | 屯仁街 | 屯發路 | 11 | 西區海底隧道 | 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 |
12 | 華都花園 | 12 | 屯門公路轉車站 | 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 | |
13 | 屯門公路轉車站 | 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 | 13 | 屯門市廣場 | 屯喜路 |
14 | 西區海底隧道 | 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 | 14 | 新墟街市 | 屯門公路 |
15 | 港澳碼頭 | 干諾道中 | 15 | 紅橋 | |
16 | 海港政府大樓 | 統一碼頭道 | 16 | 大興體育館 | 震寰路 |
17 | 怡和大廈 | 干諾道中 | 17 | 翠林花園 | 石排頭路 |
18 | 力寶中心 | 紅棉路支路 | 18 | 大興街 | |
19 | 熙信大廈 | 軒尼詩道 | 19 | 石排站 | 鳴琴路 |
20 | 菲林明道 | 20 | 新圍苑 | 田景路 | |
21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菲林明道 | 21 | 兆邦苑 | |
22 | 灣仔北巴士總站 | 灣仔北公共運輸交匯處 | 22 | 寶田 | 鳴琴路 |
23 | 建生巴士總站 | 建生巴士總站 |
![]() |
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過海隧道巴士960線 |
|
|
|